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批示精神,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支部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文学与教育学院第三党支部积极响应这场“战疫”。
国有需,吾必还
王东冬同学2016年9月入伍,2018年9月退役返校复学,在部队工作期间,成绩突出,曾被评为优秀义务兵,并获得嘉奖,2019年7月成为文学与教育学院第三党支部的一名正式党员。
寒假期间,他在了解疫情后的第一时间,主动参与到六安市金安区施桥镇佛庵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协助村干部、党员和志愿者,为全村人员测量体温,对出入车辆进行登记,对非必要人员进行劝返,积极开展入户排查工作,并通过微信等途径劝导村民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外出,引导村民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最新情况和防治方法,消除村民恐慌心理,并主动向村委会申请夜间值班。
他说:“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一定冲在第一线,贡献我的全部力量。”王东冬同学用他的行动实践着“国有需,吾必还”。
上阵父女“兵”
唐晶晶同学201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在校期间就曾在院青协做志愿者工作,经常去老年休养院去看望孤寡老人。
在二月初她积极相应社区号召,在合肥市长丰县岗集镇斗镇村社区参加志愿服务,主要是给出行的车辆和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
值得一提的是唐晶晶的父亲,作为一名村医在第一时间就赶赴到疫情前线,与其他三名村医一起轮班观察、照看确诊和疑似患病患者。提到她的父亲,唐晶晶同学自豪地说道,父亲是她的榜样,从疫情开始至今,父亲已经在疫情前线工作一个月有余,为了节省工作服(隔离衣)和避免被感染,工作服常常一穿就是一整天,她也十分忧心父亲的身体。
我们在行动
为慰问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医务工作人员、基层干部群众、公安干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等,文教院学生第三党支部组织支部党员自愿捐款,截止2月29日,支部37名党员通过各种渠道自愿捐款千余元。
同舟共济,多难兴邦。从捐款捐物到志愿服务,文学与教育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党员们用小爱在为“战疫”尽绵薄之力,我们坚信小爱汇集可以筑起祖国万里长城!(撰稿:卢勇龙;编审:黄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