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学校的积极宣传和引导下,蚌埠学院返乡大学生有力地行动起来,发挥自身优势特长,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组织下,蚌埠学院防疫志愿者重点参与了五类防疫志愿服务工作。一是在村社区协助开展网格化入户排查。二是在相关卡口协助参与交通枢纽管控、人员排查、体温测量及人员引导。三是协助做好留观人员服务。四是配合社区信息登记、社区值勤、物资发放工作。五是参与社区防疫宣传教育工作。
截止发稿,学校共有260余名学生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达12560小时。志愿服务地点分布在四川、山东、甘肃、湖南、河北、江苏和安徽等多个省份。在这个英勇群体中,有青马学子,有学生党员,有学生干部,有西部计划志愿者,还有很多普普通通的团员,疫情之下,他们不畏惧、不退缩,用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人的担当。
上阵父女兵,并肩抗疫情
2018级数字媒体1班的高欣欣同学于2020年2月向她所居住的社区递交了“请战书”,“我的爸爸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工作在防疫工作的一线,我想和他并肩战斗。”每天早晨六点,高欣欣和父亲便开始了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去各个小区门口巡查、摸排居住人员情况、为居民采购必要的生活物资等。完成这些工作后,高欣欣并没有休息,而是继续在小区门口执勤,一直等到夜里十二点,之后和完成一天工作的父亲一起回家。
“在疫情发生后,我的父亲作为一名交通警察,一直坚守在高速路口,冲在防疫工作的前线。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也要向他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2018级环境设计1班的马榕雪同学申请成为社区防疫志愿者以来,她已经在小区防控卡点连续执勤了十余天了。她每天负责在小区卡点值守,配合社区工作人员为出入居民测量体温,挨家挨户地做好外来人员的排查登记及入户宣传工作,以及负责为楼道的消毒......成为防疫志愿服务队里最活跃的一个。
疫情当前,我无法袖手旁观
“我是个学生党员,平常上学不在家,现在既然在家,很愿意为社区做点事情……”,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口)班学生党员蔡鸿杰在请战书里这样写道。随着疫情态势发展愈发严峻,2月5日,合肥市肥东县撮镇镇新安社区疫情防控人力明显不足,蔡鸿杰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就向当地党组织请缨参战。蔡鸿杰的工作任务是对一个回迁安置小区的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并登记在册。由于该小区是个共有六个大门通道的开放小区,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关闭了其中的五个大门通道,一些住户不甚理解,甚至因为需要绕道而纷纷抱怨,蔡鸿杰的工作又增加了对居民的情绪安抚。
从2月6日开始,蔡鸿杰需要进入小区内挨家挨户发放出入证。小区内多为六层住宅建筑,完全依靠步行上下楼,每天工作结束后都是大汗淋漓。蔡鸿杰负责登记每户家庭的所有成员个人信息,一些居民表示不理解和没必要,尤其是外地来此工作的租户,他们对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危害了解不充分,有些住户甚至拒不开门。面对这些问题,蔡鸿杰会千方百计地进行解释劝说,直至完成工作任务。
“在小区的体温测量、劝导工作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父母一直很担心,不太同意我去。但我是一名大学生,更是一名党员,疫情当前,我无法袖手旁观。”蔡鸿杰说。
发挥青年人的才智主动作为
今年的寒假,对于电气与电气工程学院2017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王礼锐来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寒假。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王礼锐每天都在关注疫情动态,“我是一名共青团员、学生干部,必须加入志愿服务队,我要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王礼锐话语坚定。
得知安徽省吴巷村开始进行全面的疫情防控工作后,王礼锐从2月1日开始,便跟随吴巷村工作人员在小区门口设立志愿者服务站,定点测量来往人员的体温,做好来往人员车辆的登记工作。由于小区内有一些私人的小超市,王礼锐和其他志愿者主动承担起了上门消毒的责任,坚持做到“一日一消毒”。同时,村里的工作人员组织挨家挨户测量体温和询问务工返乡人员的详细情况,都由王礼锐记录并整理保存。王礼锐在工作中积极主动,能够发挥青年人的聪明才智,为工作队提出很多好的建议。比如,小区周围还有一大部分散户,王礼锐和其他志愿者便向村委会提议上门宣讲,并且分发防疫手册,提高群众的防疫意识,增加新冠肺炎防疫常识等,对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村民生命健康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病毒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渡难关。重大疫情之下,国家危难之际,人民痛苦之中,有能力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自己的贡献,是蚌院人的骄傲和荣耀。防疫之路上,蚌埠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匆忙的脚步和忙碌的身影,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了正能量,也让自己的青春绽放出最靓丽的色彩。(撰稿:吴琦琦 翟天然 沈志兴 刘斯文;编审:黄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