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防控战打响以来,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充分利用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这个社团平台,发挥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号召返乡大学生就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为疫情防控,守卫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学院青年志愿者积极响应,就地参加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展现了蚌埠学院学子向上向善的精神风貌。
扛起志愿服务的大旗,筑牢战“疫”防护墙。疫情来袭,阻隔了亲友间的团聚,人们被迫宅居家门,种种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不解。17翻译的王加敏化身疫情“宣传员”,在本村挨家挨户走访,告知村民疫情发展态势,宣传个人防护知识。自2月1日起,她主动请缨,协助村干部做好村民身体健康状况登记工作。18翻译的高利娜充当起了“战斗员”,在家乡阜阳市颖泉区交通关卡处蹲守,劝返随意外出的村民,并为往返人员测量体温。此外,18英语升本班的朱丹红和19英语升本班的孙恩慈分别在家乡蚌埠市沁雅社区和阜阳市太和县城南社区参加执勤检查工作,为过往的行人车辆登录信息,测量体温。她们扛起了志愿服务的大旗,感染了当地居民,大家纷纷加入到志愿服务当中,为守卫健康安宁的生活环境构筑了一道牢固的防护墙。
伸出爱心援助之手,托起抗“疫”保障墙。每天更新的确诊病例人数和新增疑似人数不仅预示着疫情的凶猛,也让同学们看到了抗“疫”前线药品和物资的匮乏。来自19英语升本班的余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参加志愿服务之余,为一线抗“疫”人员捐助了1000元爱心善款。她的善行在学院广泛流传,也触动了许多青年学子,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其它成员也纷纷加入捐赠的行列,通过网络平台献出爱心,同心协力、众志成城,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助力。
疫情防控每个人都是“战斗员”,防控的号召就是战斗的号角。投身战“疫”的切身经历,让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们拓宽了志愿服务的渠道、把志愿精神播种到各个角落,同时更深刻感受到民族团结、攻克时艰的伟大力量和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使战“疫”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茁壮成长的最美社会实践。(撰稿:王秀梅;编审:黄灿)

